小心爆肝!中醫保肝4大招!

2012-04-01 14:19

 

2002-12康健雜誌49期作者:林貞岑(轉貼引用)

肝火大表示肝不好?中西醫對肝的觀點迥異,養肝、保肝,首先要知道自己保的是哪一種肝。

「醫生,我口乾舌躁、肝火旺,是不是肝功能不好?」

臨床上聽過無數抱怨,愛開玩笑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理事長許金川,忍不住搖頭嘆道:「國人說的肝與正統醫學的肝,有很大的差別。」

此肝非彼肝,問題倒底在哪裡?

事實上,中西醫學語彙不同,中醫所指的肝,遠比現代醫學的肝範圍更廣。

當西方肝遇見東方肝

現代醫學的肝,是指單純的器官──兩片重達1.5公斤,沒有神經,默默工作的肝臟,是人體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。

中醫的「肝」,則不只是肝臟而已,廣義來說還包括腦及神經系統。

根據典籍記載,肝為將軍、統帥,負責謀慮、思考,管理身體各部門運作,「有點類似自律神經系統,」在中國醫藥學院教授中醫內科學多年,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陳榮洲表示,像是昡暈、中風等,在中醫裡都被歸類成肝系疾病。

以功能分類,中醫的肝主要負責藏血和疏泄。藏血是儲存身體的養份,疏泄則是指身體的疏通調節(新陳代謝)功能。

舉例來說,肝就像一個中央銀行,負責管理身體三大貨幣(氣、血、水)流通。情緒、睡眠、飲食甚至藥物等,均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。

一般所說的肝火旺盛、肝陽上亢,便是疏洩功能過度亢奮的表現。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,頭暈、失眠、口乾、耳鳴,眼睛乾澀、頭痛等現象一一出現,甚至引起肝發炎及病變。

諾得健康生活照顧您全家人的健康

 全省創業加盟!!!

 熱情招募中!!!